•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ISSN 1007-6336
  • CN 21-1168/X

基于VSD模型的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党二莎, 胡文佳, 陈甘霖, 马志远, 陈彬, 陈章群, 刘文华

党二莎, 胡文佳, 陈甘霖, 马志远, 陈彬, 陈章群, 刘文华. 基于VSD模型的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 36(2): 296-302. DOI: 10.13634/j.cnki.mes20170222
引用本文: 党二莎, 胡文佳, 陈甘霖, 马志远, 陈彬, 陈章群, 刘文华. 基于VSD模型的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 36(2): 296-302. DOI: 10.13634/j.cnki.mes20170222
DANG Er-sha, HU Wen-jia, CHEN Gan-lin, MA Zhi-yuan, CEHN Bin, CHEN Zhang-qun, LIU Wen-hua.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oastal zone in Dongshan county based on VSD model[J]. 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7, 36(2): 296-302. DOI: 10.13634/j.cnki.mes20170222
Citation: DANG Er-sha, HU Wen-jia, CHEN Gan-lin, MA Zhi-yuan, CEHN Bin, CHEN Zhang-qun, LIU Wen-hua.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oastal zone in Dongshan county based on VSD model[J]. Chinese Journal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7, 36(2): 296-302. DOI: 10.13634/j.cnki.mes20170222

基于VSD模型的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基金项目: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生态红线区划管理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201405007

基于海洋健康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区域示范应用 20150500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党二莎 (1990-), 女, 陕西渭南人, 硕士, 主要从事海洋生态评价研究, E-mail:601786062@qq.com

    通讯作者:

    胡文佳, 博士, 助理研究员, E-mail:huwenjia@tio.org.cn

  • 中图分类号: P748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oastal zone in Dongshan county based on VSD model

  •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岸带区域的生态脆弱性逐渐凸显。本文基于VSD模型,从暴露性、敏感性及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包括3个层级、23个指标、5个评价等级的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选取全国第六大海岛县东山县作为研究区域,分为三个单元分区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VSD模型可有效用于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的科学评估,评价结论显示东山县的东南部区域脆弱性程度最高,北部区域次之,西南部区域最低。通过筛选对三个区域影响均较明显的指标,得到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的主要构成因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东山县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conomy, coastal ecosystem vulnerability is gradually emerged.Based on VSD model, 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approach with three compositions of exposure, sensitivity and adaptation was developed, including 3 hierarchies, 23 indicators and 5 levels.Dongshan, which is the sixth largest island county in China, was taken as a case study.The coastal area was divided into 3 units, each unit was evaluated separately.The result showed that VSD model can be practically used in coast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 Dongshan case the southeast region was with the highest vulnerability, the northern region took the second place, and the southwest region was the lowest.By selecting the main components of vulnerabilit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coastal zone in Dongshan County.

  • 海岸带区域地处海陆交错带,既是生态脆弱带,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优先区域[1]。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海岸带区域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2-3]。因此,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估对识别区域脆弱性问题、促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脆弱性是指一个系统易受或无力应对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程度[4-6]。目前常见的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多采用基于GIS的景观格局分析法[7-8]、PSR模型评价法[9]等,这些评价往往仅针对单一暴露源进行评价[10-12],在评估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区域脆弱性等级、分析脆弱性构成来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Turner等提出的由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构成的脆弱性评价框架受到较广泛的公认[13]。Polsky等在美国公共空间工程 (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PPS) 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VSD (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 组织模型[14]。VSD模型将脆弱性分解为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维度,用“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逐层分析的方式组织评价数据,能够对概念、数据和指标进行高效而清晰的集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15-16]。该模型在国内仅见于陆地和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个别评价案例[17-18],而应用于海洋或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尚未见报道。

    东山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台湾海峡西岸 (图 1)。地理坐标为23°33′N~23°47′N,117°17′E~117°35′E。是全国第六大海岛县,总面积248.34 km2,海岸线长度约110.5 km。东山县是首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该区域沿海分布有我国大陆沿岸最北端发育和保存较好的造礁石珊瑚群落,面积约500 km2。近岸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多种珍稀濒危生物的洄游通道、产卵场和栖息地。本文根据东山县海岸带生态要素类型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将该研究区划分为三个分区单元,即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北部分区在东山湾内,沿岸城镇开发强度较大;西南部分区大部分位于诏安湾内,湿地资源丰富,主要开发活动以浅滩养殖为主;东部分区面向开阔海域,分布有珊瑚生物群落和较完整的沙滩岸线。

    图  1  地理位置和分区单元
    Fig.  1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Partition unit of Dongshan coastal zone

    VSD评价模型将生态脆弱性分解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图 2),其内涵和表征各有针对性[16]。暴露性是指系统所面临外界环境扰动和变化的强度及程度,主要包括自然胁迫因子和人为胁迫因子。胁迫因子的强度影响暴露程度的大小,暴露程度越高,对生态环境的干扰越大,系统脆弱性越高。敏感性是指被暴露的单元容易受到胁迫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的程度,是系统自身存在的固有属性,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敏感性越高,系统体现出的脆弱性越强。适应能力是指系统应对外界胁迫或内部扰动的响应与恢复能力,在VSD框架下主要体现在人类社会通过制定相关策略降低扰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越强,系统恢复到平衡状态的可能性越大,脆弱性越低。也就是说,暴露性和敏感性对脆弱性起到正向作用,而适应能力起负向作用 (图 3)。因此,在VSD模型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

    图  2  VSD评价模型的一般形式 (修改自文献[14])
    Fig.  2  General form of the VSD
    图  3  脆弱性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引自文献[19])
    Fig.  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vulnerability

    (1)

    式中:V表示生态脆弱性;Ie表示暴露性指数;Is表示敏感性指数;Iac表示适应能力指数。

    其中暴露性指数、敏感性指数及适应能力指数通过对各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I为子目标,包括暴露性 (Ie)、敏感性 (Is) 和适应能力 (Iac);Wi表示各指标的权重;Ci表示各指标的评价值。

    本研究基于VSD模型的三个维度,分别从暴露性、敏感性以及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其中暴露因子主要体现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全球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可给海岸带生态系统带来持续的压力,而海洋自然灾害对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脉冲性的压力;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导致海岸带生态系统发生环境污染、资源退化等一系列问题。敏感性主要体现在海洋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状态等方面。适应能力主要通过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响应体现。针对上述三个维度构建了3个层级、23个指标的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表 1)。在评价过程中,采用隶属度法对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20],暴露性、敏感性及适应能力指数标准化分布区间为0到10。其中指向为“+”的,表示该项指标越高,脆弱性越高;指向为“-”的,表示该项指标越高,脆弱性越低。

    表  1  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Tab.  1  Index of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n Dongshan County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指标权重利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采用1~ 9标度对各要素间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要素层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再结合专家问卷调查打分,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值。采用等间距法将脆弱性计算结果分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5个等级 (表 2)。

    表  2  评价结果所对应的隶属度与等级划分
    Tab.  2  The membership degree and hierarchies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评价所用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漳州市和东山县2012~2014年环境状况公报[21-23]、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4-26]、东山县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27]以及历史文献[28];东山湾和诏安湾生物生态数据采用2008年春季海洋生态调查数据,调查方法依据《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珊瑚群落数据取自《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综合科学考察报告》(2012)[29];为保证评价的完整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个别难以针对单元分区分别计算的指标采用区域平均数进行插值填充。

    根据建立的方法进行了东山县海岸带东南部、北部及西南部分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价 (表 3图 4)。计算得到东南部分区生态脆弱性为4.51,北部分区生态脆弱性为3.81,西南部分区生态脆弱性为3.27。三个分区单元的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都处于 (2, 8]范围,评价等级均为中度脆弱。

    表  3  各区域指标的权重系数WiI
    Tab.  3  Final values of "Wi"and "I"for each indicator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4  东山县海岸带区域东南部 (a)、北部 (b)、西南部 (c) 分区VSD评价结果
    Fig.  4  VSD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Southeast (a)、North (b)、Southwest (c) in Dongshan coastal zone

    东山县是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海洋环境质量良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三个分区单元的整体评价结果普遍分布在中度脆弱等级内中等或偏低的区间,这与该区域实际情况相符合。然而也应注意,近年来由于人类开发利用强度的增加,东山县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逐渐凸显,根据分区单元评价结果,生态脆弱性程度东南部>北部>西南部,尤其是东南部分区,其脆弱性评价值比最低的西南部分区高出近50%(图 5),提示东南部海域可能面临着更多的生态环境风险。

    图  5  东山县海岸带各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Fig.  5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for three units in Dongshan coastal zone

    根据VSD评价结果,对各分区单元进行比较 (图 5),并进一步将指标对各区域的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度进行排序,得到各分区单元生态脆弱性的主要构成因子 (表 4)。在此基础上对各单元分区的脆弱性组分对比分析如下。

    暴露性评价结果为北部分区>西南部分区>东南部分区。北部海域的暴露性程度最高,东山岛北部人口密度较大,资源消耗大,占用自然岸线多,因此受到较大的人类活动压力。西南部海域暴露性程度其次,该海域围垦岸线多,自然岸线保有率极低。东南部海域的暴露性最低,由于该区域分布有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其暴露性主要体现在沙滩侵蚀、旅游开发等 (表 4)。

    表  4  东山县海岸带各区域生态脆弱性主要构成因子
    Tab.  4  Main composition factors of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for three units in Dongshan coastal zone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东南部分区>北部分区>西南部分区。在敏感性指标中,各分区生物多样性指标的评价结果较为接近,但东山县海岸带东南部区域分布有珍贵的造礁石珊瑚群落,面临着人为因素的较大威胁,比如偷采珊瑚、区域开发活动及东山岛城市化污染等造成了珊瑚死亡,死亡率甚至达到20% ~30%,4 m等深线内石珊瑚覆盖率仅为1.7%[29]。此外,东山岛邻近海域历史上是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的洄游通道、产卵场和栖息地,然而近年来数量明显减少,珍稀物种出现频次显著降低,因此敏感性程度最高。

    适应能力评价结果为东南部分区>北部分区=西南部分区。由于东南部沿岸分布有珊瑚生物群落和珍稀濒危物种,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保护区的三个区块由北向南沿岸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保护网络,因此该区域的适应能力最强;而在小尺度区域内,北部分区与西南部分区在管理程度上不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其适应能力近似。

    首先,根据三个单元分区的生态脆弱性程度,东山县东南部区域脆弱性偏高,因此在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措施时应优先考虑东南部区域。同时因为该区域是脆弱性的高值区,所以减少该区域的脆弱性也有利于从整体上降低东山县的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提高管理效率。其次,VSD模型将生态脆弱性划分为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三个维度,其中暴露性、敏感性与生态脆弱性正相关,而适应能力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因此,降低暴露性和敏感性,提升适应能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脆弱性问题的发生,防范生态风险。建议针对生态脆弱性的主要贡献因子进行重点管控,例如开展砂质岸线修复整治、清理水道恢复湿地、控制捕捞强度、合理规划养殖及强化珊瑚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保护等。事实上,东山县作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已开始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从VSD模型的三个维度来观察,若能够维持并完善上述管控措施,将有效降低暴露性和敏感性,提高适应能力,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程度在未来可得到较好的控制。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VSD模型的三个维度出发,将东山县海岸带区域划分为北部、东南部、西南部三个单元分区,针对各分区分别进行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分辨率、准确性和科学性。已有的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很少对造成某区域生态脆弱性的原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本文在VSD模型的基础上筛选出东山县海岸带脆弱性的主要构成因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在未来的研究中,海岸带生态脆弱性研究应更侧重于探索生态脆弱性发生和变化的机理和过程,并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一些趋势性的研究,使海岸带生态脆弱性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体系更加完善。

  • 图  1   地理位置和分区单元

    Fig.  1.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Partition unit of Dongshan coastal zone

    图  2   VSD评价模型的一般形式 (修改自文献[14])

    Fig.  2.   General form of the VSD

    图  3   脆弱性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引自文献[19])

    Fig.  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vulnerability

    图  4   东山县海岸带区域东南部 (a)、北部 (b)、西南部 (c) 分区VSD评价结果

    Fig.  4.   VSD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Southeast (a)、North (b)、Southwest (c) in Dongshan coastal zone

    图  5   东山县海岸带各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Fig.  5.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for three units in Dongshan coastal zone

    表  1   东山县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Tab.  1   Index of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in Dongshan County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评价结果所对应的隶属度与等级划分

    Tab.  2   The membership degree and hierarchies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各区域指标的权重系数WiI

    Tab.  3   Final values of "Wi"and "I"for each indicator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东山县海岸带各区域生态脆弱性主要构成因子

    Tab.  4   Main composition factors of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for three units in Dongshan coastal zone

    下载: 导出CSV
  • [1]

    JIAO N Z.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ypical coastal water ecosystems in China[M].Beijing:Science Press, 2001.

    [2]

    HALPERN B S, WALBRIDGE S, SELKOE K A, et al.A global map of human impact on marine ecosystems[J].Science, 2008, 319(5865):948-952. doi: 10.1126/science.1149345

    [3]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 1997, 387(6630):253-260. doi: 10.1038/387253a0

    [4]

    MCCARTHY J J, CANZIANI O F, LEAR N A, et al.Climate change 2001: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Ⅱ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5] 黄宝荣, 欧阳志云, 张慧智, 等.海南岛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3):639-64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SB200903026.htm
    [6] 徐广才, 康慕谊, 贺丽娜, 等.生态脆弱性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09, 29(5):2578-258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TXB200905049.htm
    [7] 吴琼. 基于景观格局的辽宁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8] 王丽婧, 席春燕, 付青, 等.基于景观格局的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10):1268-127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JKX201010009.htm
    [9] 宁立新, 马兰, 周云凯, 等.基于PSR模型的江苏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2):534-54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HJ201602034.htm
    [10] 李莎莎. 海平面上升影响下广西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11] 崔利芳, 王宁, 葛振鸣, 等.海平面上升影响下长江口滨海湿地脆弱性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2):553-561.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69-1016145820.htm
    [12] 倪甲林. 溢油胁迫下的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 厦门: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4.
    [13]

    TURNER II B L, KASPERSON R E, MATSON P A, et al.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3, 100(14):8074-8079. doi: 10.1073/pnas.1231335100

    [14]

    POLSKY C, NEFF R, YARNAL B.Building comparable global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The 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7, 17(3/4):472-485. https://www.deepdyve.com/lp/elsevier/building-comparable-global-change-vulnerability-assessments-the-yZablN76n3

    [15]

    MORENO A, BECKEN S.A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ology for coastal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9, 17(4):473-488. doi: 10.1080/09669580802651681

    [16] 刘小茜, 王仰麟, 彭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8):917-927.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0908011.htm
    [17] 李平星, 陈诚.基于VSD模型的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太湖流域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2):237-24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RYJ201402009.htm
    [18]

    LI P X, FAN J.Regional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Guangxi 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in southwest China with VSD model[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4, 5(2):163-170. doi: 10.5814/j.issn.1674-764X.2014.02.009

    [19] 胡文佳.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评价研究-以北部湾铁山港为例[D]. 厦门: 厦门大学, 2013.
    [20] 鲍姗姗. 罗源湾海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D]. 厦门: 厦门大学, 2014.
    [21]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漳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2[R]. 漳州: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2013.
    [22]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漳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3[R]. 漳州: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2014.
    [23]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漳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4[R]. 漳州: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2015.
    [24] 漳州市统计局.漳州市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25] 漳州市统计局.漳州市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6] 漳州市统计局.漳州市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27] 东山县人民政府. 东山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R]. 漳州: 东山县人民政府, 2012.
    [28] 夏丽花, 邬惠明, 刘铭, 等.热带气旋影响福建沿海风暴潮特征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 2014, 33(3):40-45. doi: 10.11978/j.issn.1009-5470.2014.03.006
    [29] 福建省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福建省东山珊瑚 (省级) 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总体规划报告[R]. 漳州: 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 2013.
  • 期刊类型引用(21)

    1. 徐涛,台灵啸,薛羽梅,马小伟. 阿里地区生态系统类型演变及敏感性分区.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5(03): 84-91 . 百度学术
    2. 乐志,夏钰颉,姚迪. 大运河无锡段监控区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要素. 生态学杂志. 2024(02): 576-586 . 百度学术
    3. 马程伟,文超祥,李燕. 海湾生态韧性的陆海统筹测度与治理研究——基于厦门湾系统性视角. 生态学报. 2024(12): 5102-5115 . 百度学术
    4. 陈思杨,刘瑞娟,张晓辉,熊薇. 基于VSD模型的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4(03): 579-587 . 百度学术
    5. 贾玉娜,孟茜燕,白洋,康会涛,张寅桐,魏千朔. 基于多时相SRP模型的滦州市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地质与勘探. 2024(05): 1021-1029 . 百度学术
    6. 苏浩然,彭荣熙,刘涛. 村镇尺度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小城镇建设. 2023(04): 5-10+27 . 百度学术
    7. 燕冰川,冯庆善,张宏,杨悦,张晗,孙晁,陈健,刘啸奔. 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管道行业的应用. 油气储运. 2023(06): 612-623 . 百度学术
    8. 郭峰,肖家光,田鹏,王伟,王晓磊,黄丁勇,王建佳,牛文涛. 大亚湾及大鹏半岛沿岸造礁石珊瑚现状与生态脆弱性评价.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22(04): 568-582 . 百度学术
    9. 吴倩. 灾害情景下运输机场运行脆弱性分析框架.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2(11): 75-85 . 百度学术
    10. 陈梦华,陈峰. 基于DPSIR模型的湛江湾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分析. 环境与发展. 2021(02): 18-23+30 . 百度学术
    11. 张佳辰,高鹏,董学德,李腾,许景伟,囤兴建.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青岛市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08): 1022-1030 . 百度学术
    12. 李芮芝,胡希军,杜心宇,雷雨菁,张伟. 基于SRP模型的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05): 152-160 . 百度学术
    13. 何晔宇,匡耀求.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0(03): 362-368 . 百度学术
    14. 任红玉,赵宇鸾. 贵阳市岩溶山区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生态科学. 2020(04): 252-258 . 百度学术
    15. 蒋明. 基于Unity3D的区域景观生态敏感性评价系统设计. 现代电子技术. 2020(20): 171-174 . 百度学术
    16. 杨飞,马超,方华军. 脆弱性研究进展:从理论研究到综合实践. 生态学报. 2019(02): 441-453 . 百度学术
    17. 马冰然,曾维华,解钰茜. 自然公园功能分区方法研究——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生态学报. 2019(22): 8286-8298 . 百度学术
    18. 林明水,林金煌,程煜,王新歌,张明锋,祁新华. 省域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生态脆弱性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生态学报. 2018(19): 7093-7101 . 百度学术
    19. 李伯华,谭淑婷,窦银娣,黄洁.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 1-6 . 百度学术
    20. 尹鹏,刘曙光,段佩利. 海岛型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及其障碍因子分析——以舟山市为例. 经济地理. 2017(10): 234-240 . 百度学术
    21. 万紫昕,贺小荣. 基于生态脆弱性评价的“大湘南”地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85-9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9)

图(5)  /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18
  • HTML全文浏览量:  1939
  • PDF下载量:  105
  • 被引次数: 5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04-20
  • 修回日期:  2016-07-20
  • 刊出日期:  2017-03-0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